公共场所的“硬质导向围栏”将逐步撤除?
本来宽敞的站厅有不少导向围栏,乘客换乘地铁线路需要走好几圈。今后这种情况将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不见。目前,多家地铁公司正在对多数地铁站的硬质导流围栏进行拆除,为乘客增加通行空间,提高通行效率。在大客流时段,地铁公司将采取可移动的软质导流围栏替代,方便乘客通行。
所以:硬质导向围栏逐渐消失或被软质围栏代替?
地铁公司运营服务部介绍,地铁在采取超常超强运营措施提高运力的基础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导流围栏,以北京为例,截至目前已拆除硬质导流围栏12280米。
“我们常说的围栏主要有四种,站外导流围栏,安检导流围栏、换乘导流围栏以及车站内站厅导流围栏。我们逐步对各车站的导流围栏就行处理,目前,已经逐步将安检处、换乘通道以及站厅内的导流围栏拆除或者替换为软质可移动的导流围栏。只有车站外保留了必要的硬质导流围栏。” 某地铁主管说道。
以后除了一些必要的大客流车站,或许车站内的导流围栏都将逐步替换为软质围栏。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的站容站貌,地铁公司后续还将陆续更换导流围栏。采用软质导流围栏后,为做好高峰大客流情况下的客流控制,确保乘客安全出行,根据客流情况通过高峰使用、低峰时放置于不妨碍乘客通行的位置,配合施画导行线等替代措施,实现车站客流高低峰差异化组织方式,有效增大乘客的走行空间,培养乘客的守序意识,共建文明乘车环境。